刚正不阿的“执纪钢铁侠” ——记永兴县纪委副书记、县监委副主任候选人王海刚
2021-09-06 23:45:0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法制周报 | 编辑:万丹 | 作者:雷昕 | 点击量:29946         

王海刚(左二)下乡监督检查工作。

法制周报·新湖南记者 雷昕 见习记者 刘建军

在同事心中,永兴县纪委副书记、县监委副主任候选人王海刚称为“执纪钢铁侠”,用忠诚干净担当诠释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的钢铁形象。

2018年以来,王海刚组织解决群众信访举报169件,化解疑难重复信访问题9件,指挥组织查办立案案件113件,查办了李小志、李可洋等大案要案13件,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900多万元。他先后被评为永兴县优秀共产党员、永兴好人、省纪委百名业务能手。2021年6月,被湖南省委评为湖南省委优秀共产党员。

“打铁人”要比铁还硬

现年45岁的王海刚,中等个头,敦实的体型。2001年1月,他从县广电局调到县纪委工作,成为了一名执纪新兵。20年来,他时刻告诫自己:“‘打铁人’任何时候都要比铁硬”。

几年前,王海刚办理案件发现,涉案人员中有自己过去的一位老领导,于是主动提出回避请求。领导认为他原则性强,值得信任,没有同意他的回避请求。最终,这位老领导因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被免去了职务。

2019年,在办理恶势力“保护伞”——永兴县看守所原管教民警李某一案过程中,李某的亲属通过亲戚、朋友和同学找王海刚说情打招呼,均被他严词拒绝。李某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“海纳百川,无欲则刚。”王海刚的自律给同事欧阳宏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欧阳宏记得,有一次和王海刚一起出去办案,3个小时的谈话,王海刚连约谈对象家的一口水都没有喝。一离开,他就直奔小卖部买水喝。

20年来,王海刚坚持大案小案一起办,“老虎苍蝇一起打”,既查办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问题,如马田镇杜家村村干部违纪窝案,又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。其中,永兴县交投公司原总经理李某某因受贿317万元人民币、5万元港币,数额特别巨大,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,成为永兴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金额之最。

善于学习创新监督模式

王海刚善于学习,更善于思考。他将多年的监督执纪工作经验总结出“发现线索搜集证据八法”,利用这个方法,他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不少问题线索、突破了不少违纪违法案件。

2016年5月,王海刚接到一封省纪委转来的群众联名举报村干部的信件,信件内容多篇幅长时间跨度大,他果断采取“通过群众发现问题”的方法,在关键举报人的协助下,从举报信之外找到了部分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证据,将该村违法违纪村干部“一锅端”。

2019年4月,永兴县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群众举报,称永兴县交投公司与福建老板廖某沆瀣一气,存在大量背后交易。接受任务后,王海刚带领同事运用“发现线索收集证据八法”之顺藤摸瓜法和步步为营法,成功掌握了李某某涉嫌收受廖某贿赂数十万元的问题。2019年9月,李某某被开除党籍、开除公职。

2018年,永兴县优化整合县乡一体化和派驻机构一体化,他经过多方调研,构建了“1+N+N”工作模式,创造了纪检监察一体化管理“马田模式”,把自己分管的室组和片区乡镇纪委的力量整合在一起,优化组合为多个监督执纪小组,按照“老带新、熟带生”原则,统一调度开展工作。该模式被县纪委推广,并得到了省、市纪委领导的充分肯定。

“公家之事始终要摆在第一位”

王海刚因业务精通成为了全县纪检业务的业务带头人,入选省、市纪检监察系统办案人才库,被评为“郴州市优秀案件主办人”“全省百佳业务能手”。

他注重业务“传帮带”,利用日常谈心、实案锻炼、培训讲课、片区会议等机会,将多年的业务经验传授给年轻干部,教他们怎么做人,如何办案。

在同事陈超云眼里,王海刚是一个有温度的纪检干部,服务意识强。作为纪委领导,分管的部门多,但他极少要下属上门汇报,而是主动交办工作。

黄志远是2016年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的新兵。在他看来,师傅王海刚总是身先士卒,是自己学习的榜样。办理李某案时,恰逢2018年小年刚过,专案组要去河南许昌取证。作为负责人,王海刚可以安排下属去。但他以“我是负责人,证据关键”为由,亲自带领黄志远等同事赶往许昌,连续工作达30个小时。

然而,因为多次对家人陪伴失信,王海刚不得不怀着“愧疚”心理把对家庭、家人的温情埋在心底。

2019年元旦前一天,王海刚的父亲脑梗住院。妻子要工作,还要照看年幼的孩子。当时他正在组织专案组办理李某涉恶案。“不行,我是办案组长,一定要和你们同去。”1月2日,王海刚告别了住院的父亲,含泪将家事交给妻子,毅然“出征”。抱着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决心,他在办案点连续奋战1个月,成功将案件办结。

“公家之事,始终要摆在第一位。”王海刚作为领导干部,他时常对同事说。

“海刚同志二十年如一日,坚守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,用真抓实干、踏实肯干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党性修养,是新时代的‘老黄牛’,值得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学习。”永兴县委书记刘朝晖如此评价。

2018年,永兴县优化整合县乡一体化和派驻机构一体化,他经过多方调研,构建了“1+N+N”工作模式,创造了纪检监察一体化管理“马田模式”,把自己分管的室组和片区乡镇纪委的力量整合在一起,优化组合为多个监督执纪小组,按照“老带新、熟带生”原则,统一调度开展工作。该模式被县纪委推广,并得到了省、市纪委领导的充分肯定。

“公事始终要摆在第一位”

王海刚因业务精通成为了全县纪检业务的业务带头人,入选省、市纪检监察系统办案人才库,被评为“郴州市优秀案件主办人”“全省百佳业务能手”。

他注重业务“传帮带”,利用日常谈心、实案锻炼、培训讲课、片区会议等机会,将多年的业务经验传授给年轻干部,教他们怎么做人,如何办案。

在同事陈超云眼里,王海刚是一个有温度的纪检干部,服务意识强。作为纪委领导,分管的部门多,但他极少要下属上门汇报,而是主动交办工作。

黄志远是2016年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的新兵。在他看来,师傅王海刚总是身先士卒,是自己学习的榜样。办理李某案时,恰逢2018年小年刚过,专案组要去河南许昌取证。作为负责人,王海刚可以安排下属去。但他以“我是负责人,证据关键”为由,带领黄志远等同事赶往许昌,连续工作30个小时。

然而,因为多次对家人陪伴失信,王海刚不得不怀着愧疚心理把对家庭、家人的温情埋在心底。

2019年元旦前一天,王海刚的父亲脑梗住院。妻子要工作,还要照看年幼的孩子。当时他正在组织专案组办理李某涉恶案。“不行,我是办案组长,一定要和你们同去。”1月2日,王海刚告别了住院的父亲,含泪将家事交给妻子,毅然“出征”。抱着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决心,他在办案点连续奋战1个月,成功将案件办结。

“公家之事,始终要摆在第一位。”王海刚作为领导干部,他时常对同事说。

“海刚同志二十年如一日,坚守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,用真抓实干、踏实肯干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党性修养,是新时代的‘老黄牛’,值得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学习。”永兴县委书记刘朝晖如此评价。

责编:万丹

来源:法制周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